-
Giuseppe Rocca--史特拉底瓦里’Messiah’名琴的最佳創意模仿大師
刊登日期:2016/02/16 -
Giuseppe Rocca 被公認是十九世紀最傑出的義大利製琴大師之一,他的作品,音色多樣性、有絕佳的穿刺力,聲音不僅甜美有色彩,也十分有爆發力,是現代音樂家及收藏家所熱烈追求的提琴作品,在十九世紀義大利製琴地位上,與他的老師 Giovanni Francesco Pressenda 並肩齊坐。
Giuseppe Rocca 於西元1807年出生於義大利的 Barbaresco, 不久後,他與父母搬到了另一個城巿 Alba。西元1834年,為了與另一位義大利製琴大師 Giovanni Francesco Pressenda 學習製琴,他來到了 Turin,他與這位大師學習如何製琴3年,之後於西元1838年,便自立門戶。
Rocca 的早期作品是以他的老師 Pressenda 的模型為基礎,但卻也積極的在一些細節上注入他個人的想法,好與他的老師作品做區隔; 但是因為他的財務狀況一直不是很好,所以在他自立門戶之後,也把作品交給他的老師,並掛上 Pressenda 的標籤來銷售; 這些作品,在現代看起來,仍然具有 Rocca 明顯的特性,比如琴拱 (arching) 比較高、漩渦眼 (the eye of scroll ) 比較小 。在這同時,他也開始轉移注意力到早期義大利 Cremona 製琴大師的作品,尤其是義大利製琴界的兩大巨擘 Antonio Stradivari 及 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。大約西元1842年,Rocca 認識了提琴交易界最有名的收藏家Tarisio, 他也因此而見識了很多 Stardivari、Guarneri 製作的名琴,包括了今天大家都知道的 ’Messiah’,以及 Guarneri 的 ’Alard’….; 自此之後,他潛心地研究與深入的去了解 Stradivari 及Guarneri 製琴的特色,並且採用 Cremona 製琴界所通用的內模法做琴,從此 Rocca 就只以這兩位大師的模型為基礎,但他也不是純粹抄襲,而是注入他個人的想法與思考,譬如他也有作品是以 Guarneri 的外型作參考,但在f孔的設計上卻採用 Stardivari 比較傾斜的模型作參考,十分有個人的創見。
Rocca 非常熱衷於參加展覽與比賽,不管是義大利境內,還是其他國家的展覽; 西元1844年 Turin (杜林),1846年 Genoa (熱內亞),1850年杜林,1851年英國的倫敦,1854年熱內亞,1855年法國的巴黎,1858年杜林,1861年 Florence(佛羅倫斯)….,在這些參展作品中,他大多以 Stardivari 的 ’Messiah’ 來模仿,但是又加上他自己的一些小改變,如f孔、琴緣…,都獲得不錯的成績與榮譽,。
雖然榮譽加身,但仍沒有辦法改善他在經濟上的困境,以至於他的作品有時候的品質,並不是十分的良好,他不像 Pressenda 只採用上等的木材,有時為了省錢而採用美國進口的楓木,甚至於有些作品竟然會發現到木材已有蟲蛀的痕跡,但他清理後,仍然使用在作品上的狀況,縱使如此,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,仍有他的水準,尤其是在音色的多樣性、穿刺力方面更是傑出; 在顏色上他早期以褐色為主,後來慢慢的有淡橘色,再後來則演變成紅褐色,塗裝的技巧十分良好,大部分都塗的很薄,但色彩的組成則令人讚賞!另外在 scroll 的外緣、旋鈕槽常常都是塗成黑色的,也是一個特性。
在現代,要辨別 Rocca 的作品,必須要從他的標籤上去判斷,他在不同時期,工作的城市,都有不同的標籤,但是 Rocca 經濟狀況不好,卻又貪愛杯中物,所以有時候也會搞混,必須從年代、外型、顏色、標籤…等方面下手; 他的商標在旋鈕槽的內部、琴內部的中間、上方以及底孔的前面可以發現,這些都是判斷 Rocca 琴的一些方法。
Rocca 的一生不順利,他的太太都不長命,以至於他結婚了五次,有四個孩子,最小的一個兒子也是義大利有名製琴師--Enrico Rocca,雖然 Enrico 從沒被他的父親教導過任何有關製琴的技藝,但卻也卓然成為名家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