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料處理中,請稍後!

Carlo Giuseppe Oddone—二十世紀初引領風騷的義大利製琴師


刊登日期:2015/06/20

二十世紀初義大利杜林(Turin)製琴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— Carlo Giuseppe Oddone,他的老師Benedetto Gioffredo Rinaldi、是杜林派的開創人物Giovanni Francesco Pressenda的傳人,雖然沒有明確記載,但他也可能接受過Enrico Marchetti的指導。他一些製琴的方式及特性,影響了當時杜林地區一些製琴師,包含Evasio Emilio Guerra,以及與他同時的Annibale Fagnola….等人,可以說二十世紀初杜林學派的製琴傳統,在Oddone傳承下獲得發揚光大。

他的作品除了在十九世紀末所完成的極少數作品,在上漆的顏色及採用的模型,有著明顯的差異外;其他作品,無一不是在他小心而嚴謹的製作方法、程序下所完成的: 琴身對稱而平衡,琴角外形明確、不拖泥帶水,極精緻而細的鑲線--與琴緣有稍遠的距離,是明確的二條彎曲而具美感的平行線條,他的琴閃爍着燦爛而輝煌的黃金橘色(偶有明亮的紅色),精細而勻稱,琴音柔美而有多樣色彩,但又有絕佳穿透力,是不可多得的精品,琴頭在其一生作品中都沒有太多變化,這些都是在辨識Oddone琴的時候,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的特色!所以會這樣,一方面除了他個人的性格使然之外,也與他人生的一些經歷有關,且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!

西元1866年出生於杜林的Oddone,雖然只有12、13歲,就在 Rinaldi的工作室當學徒,做一些簡單易做的工作,Rinaldi也教導他一些製琴的原理與技巧; 重要的是,Rinaldi因為經營提琴交易,經常往來英國與法國,與英國倫敦Chanot製琴家族相當熟稔。西元1889年,年輕且已經成年的Oddone,經Rinaldi遺孀的介紹,來到了Frederick William Chanot在倫敦的工作室,二年的工作期間,他學習到許多實用的製琴方式與工廠管理的方法,也促使他於西元1892年回到杜林後,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;Oddone的工作室有條不紊,工具、原料、半成品、成品….依序擺放在應有的位置,工作環境維持相當整齊清潔,與一般義大利製琴師隨性而雜亂的工作室大相逕庭,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!

西元1894年,Oddone開始在他所製作的樂器上簽名,他的第一支樂器深受Chanot的影響; 雖然他以後的作品主要以「耶穌·瓜納里」(Guarneri del Gesu)為模仿對象,後期則以模仿羅卡(Giuseppe Rocca)為主,他深具特色、雕工精細的琴頭,明顯地就是Chanot風格的再現。開設工作室初期的生意並不是很好,偶而做吉他與其他弓弦樂器,並幫其他製琴師做琴,同時跟英國的Hill家族維持良好的關係,做一些老琴修復的工作;西元1899年他又再度到英國的Carlo Andreoli的工作室工作了四個月,最後雙方因為財務問題不歡而散!西元1900年他在英國有名的「the Strad」雜誌登廣告,報導他回到杜林開業的訊息,自此開始製琴、修琴與交易提琴;西元1911年,杜林舉辦博覽會,Oddone製作的琴獲得大家的稱讚,展覽數量上也獲得很好的成績,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十多年,這段期間所製作的提琴較多,且獲得市場的肯定。

在英國的工作經歷對他產生很大的影響,Oddone有著一絲不苟的個性,連他的婚姻都是過了50歲才結婚呢!不管如何,他是一個極具特色的製琴師,尤其在管理工作方面更是獨具一格,他所製作的琴,包含修復的琴,都在一本記事本上巨細靡遺地記載著,完成哪個階段的工作,被誰借了出去,借到何處,何時歸還….; 對於他的嚴以律己的表現,二十世紀初期全世界最有名的美國紐約提琴交易商烏利澤(Rembert Wurlitzer)曾這樣描寫:「Oddone的工作室及展示間,是我所見過最乾淨與最整齊的!」

Oddone在西元1935年過世,一生中有記載的樂器,總共有269件; 在這些作品當中,本公司曾擁有及銷售過多把小提琴作品,每一把琴因為製作的年代、保存狀況….等,有著不同的價位,我們也十分珍藏,往往因為客戶喜愛,本公司創辦人鄭俊騰只好忍痛割愛,但他表示,Oddone的小提琴製作精良,數量不多,日後必然會有一番增值的空間,我們就是要找到最好的產品,給懂得的使用者,重要的是客人們喜歡,這種快樂是什麼都比不上的!!!

P.S: 您相信嗎?本公司還收藏有Oddone本人的松香、掛弦板、琴橋、琴盒…等(都是非賣品),有空的話歡迎您來欣賞喔!